一、木棉树(木棉花)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。根据史料记载,木棉树是海南岛古老的树种,早在3000年以前,原住民族——黎族就已经利用了它,并把它作为纺织的重要原料,用于生产吉贝、紫毫等被单、衣物及服饰。由此说明木棉树在海南岛的生长至少超过3000多年以上。唐代诗人李琮有诗曰“衣裁木上棉”,宋代苏东坡被贬海南时也有诗为据:“遗我吉贝衣,海风令夕寒。”指的是当地黎族人民用木棉制成的吉贝布衣赠予了他。我们都知道,黎族的纺织业发展最早,中国纺织技术的鼻祖黄道婆就是跟黎族的妇女学的。由此我们可以按照逻辑推断,没有木棉就没有黎族的织锦,而没有黎族的织锦就没有中国纺织技术的鼻祖黄道婆的出现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木棉树对海南乃至中国纺织技术是有突出贡献的。
二、木棉树(木棉花)具有丰富的使用价值。毫不夸张地说,木棉树一身都是宝。首先,是药用价值。木棉的花、皮、根、籽均有药用价值。木棉花,有清热利尿、解毒祛暑和止血的功效。木棉皮,有清热、利尿、活血、消肿、解毒等功效,对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泄泻、痢疾等有显著疗效。外用木棉皮可治腿膝疼痛、疮肿、跌打损伤等。据《岭南采药录》记载,木棉皮“治腰脚不遂、血脉顽痹、腿膝疼痛、赤白泻痢。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说木棉皮“清热利湿。治慢性胃炎、胃溃疡和产后浮肿。”木棉根,有收敛止血、散结止痛功效,主治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赤痢、瘰疬、产后浮肿等病症。木棉的种子含油脂,可以榨油,能治疮疥。未来,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,相信木棉树药用价值会更加广泛。在资源越来越枯竭的当今世界,木棉树这种天然的药用原料将会越来越珍贵。
其次,是饮食价值。在民间已经普遍使用的就是药膳和茶饮两种。比如用木棉花、鸡蛋花、槐花、薏米、瘦肉、炒扁豆、陈皮或砂仁制作的“和中化湿汤”;用木棉花、陈皮、粳米、蜂蜜制作的“木棉花陈皮粥”;用干木棉花瓣、金银花、白菊花制作的“木棉三花饮”;用新鲜的木棉花瓣、蘑菇、竹笋尖、葱白、生姜、黄酒、盐、胡椒粉、鲫鱼制作的“木棉花鲫鱼汤”;用新鲜的木棉花瓣、豆腐、虾仁、竹笋尖、火腿、青豆、鸡汤、盐、味精、胡椒粉、生姜、葱白制作的“木棉花虾仁豆腐”;用新鲜木棉花瓣、鲜平菇、鲜蘑菇、鲜杏鲍菇、竹笋尖、盐、鸡汤制作的“木棉花菌菇汤”;用干木棉花、金银花、菊花、葛花、鸡蛋花制作的“五花茶”,等等。这些也仅仅是民间流传的食法和饮法,如果我们认真进行开发,品种可能还会很多。或许这也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别具一格的饮食特色与风味。
再次,是综合使用价值。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木棉的纤维。一直以来,木棉纤因其长度较短、强度低、抱合力差,难以单独纺纱,导致其在纺织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。但是木棉纤维在天然抑菌驱螨、吸湿导湿和保暖性方面具有其它天然纤维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,在祟尚天然生态纤维的今天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。目前上海鼎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他的发明专利和强大的科研团队、通过产、学、研已经实现将木棉纤维应用到纺织产业,并实现产业化。
![]() |
|
黎族传统木棉纺线 | 黎族传统用木棉线织布 |